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12-12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吉林市深入贯彻《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乡村旅游推进大会,确定发展目标,着力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推进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丙级民宿7家、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13家,4A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9家,7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4个村获得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20个村获评市、县级乡村旅游精品村。

一、关于“加强领导,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把农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周密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推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一是高位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等召开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质服务,探索农文旅农合发展路径,以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筹备成立吉林市旅游产业(冰雪)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由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产业发展协作体系,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二是精准指导乡村旅游发展。严格执行等级旅游民宿、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等国省标准,指导乡村旅游企业将自己打造成为标准化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建立乡村旅游月调度、重大节假日调度机制,逐月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调度全市重点乡村旅游企业、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精品村等运行情况,分析全市阶段性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状况,确保乡村旅游高质量运行。三是梳理整合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开展便民便企服务,印发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执行《吉林省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等文件,实施涉及民生中小微服务型企业环评豁免。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等服务事项,公安部门深入落实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告知承诺制审批,明确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审核内容,方便乡村旅游民宿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为乡村旅游民宿安装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落实“五必须”治安管理要求,开展“一村一警”工程,夯实乡村社会治安基础。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旅游服务排查和广告监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为乡村旅游企业服务。

二、关于“加大扶持,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提供智力支撑,开展服务企业调研活动,为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争取资金支持。按照省文旅厅、农业农村厅相关政策,积极为新评定的5A、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丙级旅游民宿等争取资金奖励。2022年累计为全市新评定5A、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丙级旅游民宿争取奖励资金160万元。推动金融支持政策有效传导给乡村旅游企业,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的燃眉之急。组织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加“金润吉林”专项融资需求活动、编制吉林市文旅企业融资需求手册,2022年以来参加各类线上、线下融资对接活动20多场。协调金融机构对有发展前景但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二是开展精准营销。积极参加冬博会、雪博会、新电商大会、乡村旅游节及各类旅交会,借助大型文旅营销平台优势,拿出“拳头”产品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市客源开展精准营销,推介我市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同时,通过利用媒体矩阵大力宣传,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时报等主要媒体建立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自有新媒体矩阵优势,在各类等媒体开展特色民间工艺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宣传、人才政策、村庄清洁等各类宣传,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影响力,吸引优秀人才流向基层、留在基层。三是强化为企服务。近年来,市文广旅局按照省文旅厅《吉林省服务重点旅游企业行动计划方案》等文件要求,积极深入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文旅企业一线,采取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和相关诉求,精准为企业解难题、助发展。按照《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告》要求为文旅企业提供清单化服务,梳理了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评定等多条涉企政策,形成吉林市文广旅局直达政策清单,为文旅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服务。四是提供人才保障。鼓励引导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较多的乡村旅游企业登记录入市县两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培育库并予重点扶持,按规定予以补助资金支持。印发《(冰雪)旅游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急需紧缺的新旅游职业(工种)培训,强化乡村旅游人才支撑。

三、关于“打造品牌,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核,依托我市特色文化、自然资源,推进非遗、艺术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特色旅游民宿品牌,推出各类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全市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一是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市文广旅局整合冰雪、雾凇、温泉、采摘等特色资源,推出特色乡村旅游线路20余条,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2022年,“春回大地,寓教研学之旅”、“天赐凉缘,避暑度假之旅”、“五彩金秋,观枫赏桦之旅”、“吉林做冬,赏凇滑雪之旅”等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丰富文化内涵。持续开展开展送演出下基层活动。组织协调全市国有和民营文艺院团每年落实好吉林省送演出下基层活动,重点向乡村旅游氛围浓厚的村倾斜,有侧重的安排演出。结合冰雪、乡村、温泉、民俗等特色资源,举办松花江避暑休闲季、山地露营帐篷节、长白山红叶节、金秋采摘节、乌拉满族过大年等特色活动,擦亮我市乡村旅游品牌。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充分挖掘乡愁元素符号,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市文广旅局积极组织各级文旅局、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文化馆向基层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切实将“菜单式+个性化”定制服务带给居民。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三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及各馆的自发活动等,精心组织文化馆、志愿者等走进,为居民赠送春联、福字、剪纸等具有民俗意义的文化物品以及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百米”,将文化力量输送到百姓身边,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接收到文化的熏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完善线上供给端建设,居民可通过“吉林演出网”、“吉林市行”及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官方网站等数字平台,享受到艺术慕课、展览展演、国图公开课、文艺演出、讲坛视频精选分享等数字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使居民可以第一时间享受优质文化资源,感受到足不出户享受文化盛宴的乐趣。四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市文广旅局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国、省标准,指导全市乡村旅游企业积极申报等级旅游民宿、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支持相关村镇申报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村,打造标准化、特色化旅游民宿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国家丙级旅游民宿7家,省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13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村14个、2个,市县级乡村旅游精品村20个,切实提升了旅游民宿产品的供给质量。五是坚持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积极谋划推进农文旅项目,协调推动丰满区、永吉县加速推进君兰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北大湖农场宿集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旅游民宿产品,发挥集群效应带动旅游民宿发展。重点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丰满区做好融创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整体开发项目、松花湖度假区雪场扩建工程等重点冰雪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两大滑雪度假区提质扩容工作,发挥冰雪度假优势,以雪场外溢客源带动周边民宿和乡村旅游发展。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吉林市长安网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12-12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吉林市深入贯彻《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乡村旅游推进大会,确定发展目标,着力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推进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丙级民宿7家、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13家,4A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9家,7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4个村获得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20个村获评市、县级乡村旅游精品村。

一、关于“加强领导,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把农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周密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推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一是高位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等召开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质服务,探索农文旅农合发展路径,以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筹备成立吉林市旅游产业(冰雪)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由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产业发展协作体系,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二是精准指导乡村旅游发展。严格执行等级旅游民宿、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等国省标准,指导乡村旅游企业将自己打造成为标准化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建立乡村旅游月调度、重大节假日调度机制,逐月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调度全市重点乡村旅游企业、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精品村等运行情况,分析全市阶段性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状况,确保乡村旅游高质量运行。三是梳理整合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开展便民便企服务,印发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执行《吉林省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等文件,实施涉及民生中小微服务型企业环评豁免。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等服务事项,公安部门深入落实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告知承诺制审批,明确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审核内容,方便乡村旅游民宿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为乡村旅游民宿安装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落实“五必须”治安管理要求,开展“一村一警”工程,夯实乡村社会治安基础。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旅游服务排查和广告监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为乡村旅游企业服务。

二、关于“加大扶持,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提供智力支撑,开展服务企业调研活动,为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争取资金支持。按照省文旅厅、农业农村厅相关政策,积极为新评定的5A、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丙级旅游民宿等争取资金奖励。2022年累计为全市新评定5A、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丙级旅游民宿争取奖励资金160万元。推动金融支持政策有效传导给乡村旅游企业,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的燃眉之急。组织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加“金润吉林”专项融资需求活动、编制吉林市文旅企业融资需求手册,2022年以来参加各类线上、线下融资对接活动20多场。协调金融机构对有发展前景但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二是开展精准营销。积极参加冬博会、雪博会、新电商大会、乡村旅游节及各类旅交会,借助大型文旅营销平台优势,拿出“拳头”产品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市客源开展精准营销,推介我市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同时,通过利用媒体矩阵大力宣传,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时报等主要媒体建立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自有新媒体矩阵优势,在各类等媒体开展特色民间工艺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宣传、人才政策、村庄清洁等各类宣传,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影响力,吸引优秀人才流向基层、留在基层。三是强化为企服务。近年来,市文广旅局按照省文旅厅《吉林省服务重点旅游企业行动计划方案》等文件要求,积极深入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文旅企业一线,采取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和相关诉求,精准为企业解难题、助发展。按照《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告》要求为文旅企业提供清单化服务,梳理了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评定等多条涉企政策,形成吉林市文广旅局直达政策清单,为文旅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服务。四是提供人才保障。鼓励引导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较多的乡村旅游企业登记录入市县两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培育库并予重点扶持,按规定予以补助资金支持。印发《(冰雪)旅游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急需紧缺的新旅游职业(工种)培训,强化乡村旅游人才支撑。

三、关于“打造品牌,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核,依托我市特色文化、自然资源,推进非遗、艺术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特色旅游民宿品牌,推出各类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全市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一是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市文广旅局整合冰雪、雾凇、温泉、采摘等特色资源,推出特色乡村旅游线路20余条,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2022年,“春回大地,寓教研学之旅”、“天赐凉缘,避暑度假之旅”、“五彩金秋,观枫赏桦之旅”、“吉林做冬,赏凇滑雪之旅”等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丰富文化内涵。持续开展开展送演出下基层活动。组织协调全市国有和民营文艺院团每年落实好吉林省送演出下基层活动,重点向乡村旅游氛围浓厚的村倾斜,有侧重的安排演出。结合冰雪、乡村、温泉、民俗等特色资源,举办松花江避暑休闲季、山地露营帐篷节、长白山红叶节、金秋采摘节、乌拉满族过大年等特色活动,擦亮我市乡村旅游品牌。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充分挖掘乡愁元素符号,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市文广旅局积极组织各级文旅局、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文化馆向基层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切实将“菜单式+个性化”定制服务带给居民。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三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及各馆的自发活动等,精心组织文化馆、志愿者等走进,为居民赠送春联、福字、剪纸等具有民俗意义的文化物品以及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百米”,将文化力量输送到百姓身边,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接收到文化的熏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完善线上供给端建设,居民可通过“吉林演出网”、“吉林市行”及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官方网站等数字平台,享受到艺术慕课、展览展演、国图公开课、文艺演出、讲坛视频精选分享等数字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使居民可以第一时间享受优质文化资源,感受到足不出户享受文化盛宴的乐趣。四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市文广旅局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国、省标准,指导全市乡村旅游企业积极申报等级旅游民宿、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支持相关村镇申报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村,打造标准化、特色化旅游民宿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国家丙级旅游民宿7家,省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13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村14个、2个,市县级乡村旅游精品村20个,切实提升了旅游民宿产品的供给质量。五是坚持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积极谋划推进农文旅项目,协调推动丰满区、永吉县加速推进君兰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北大湖农场宿集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旅游民宿产品,发挥集群效应带动旅游民宿发展。重点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丰满区做好融创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整体开发项目、松花湖度假区雪场扩建工程等重点冰雪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两大滑雪度假区提质扩容工作,发挥冰雪度假优势,以雪场外溢客源带动周边民宿和乡村旅游发展。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