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一是人才优势。吉林市拥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拥有大批科技人才和科研项目,每年都有大批医药、食品等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大批项目需要转化,只有好的产业才能留住好的人才,好的平台才能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发展医药健康产业,能有效防止人才流失,人才优势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有助于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校地融合、院地融合创造更大空间。二是原料资源优势。我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余脉,有人参、鹿茸、灵芝等丰富的长白山动植物特产资源及北方道地药材,地方资源特色突出,同时,我市具有较完善的化工产业链,这些也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三是产业基础优势,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医药健康产业的工业基础,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品种,具备做强做大的先天优势。
二、瞄准前沿,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循环协同发力,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壮大。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创新药的研发,关注国际原研药专利到期品种仿制,加强名优特中药品种的保护开发,随着中药审评审批政策的调整及疫情期间中药的突出表现,中药必将得到更大的关注;加大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力度,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注重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推进保健食品及绿色食品的开发生产,突出长白山特色资源,争创特色品牌。医药健康产业的壮大,会拉动产业链的上下游的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种植业、养殖业、物流业、科研开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医药食品流通等。
三、围绕城市定位,促进产业融合。吉林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清水秀,一年四季皆有风景,要将医药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万物互联、产业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开展专业研学度假,发挥地域、环境优势,针对人口深入老化的特点,开展医养结合,将医疗检查、器械康复、生活养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完善温泉小镇建设,利用我市的温泉资源,开展温泉养生。充分利用“22℃的夏天”以及优质的冰雪资源,开展差异化的避暑度假、南北方的互补,完善冰雪小镇建设,高端赛事与群众性健身娱乐相结合,让更多人走上冰雪,强身健体,领略不一样的娱乐健身方式,让医药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业互补共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医用资源优势推动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一)中药领域。依托长白山北药道地药材的集中产地优势提供的2700余种药用资源,中药饮片、传统中药及现代中药基本实现协同发展。2020年以长白山制药、鹿王药业、吉尔吉药业、国安药业等企业为核心的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生产企业产值占医药产业总产值的30.2%,长白山制药实现产值11.7亿元,鹿王制药实现产值1.4亿元。具有一批优势品种,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年产值超亿元以上中药品种2个(康艾注射液、益源生),另有年产值超2000万元以上的中药品种4个(加味西黄丸、丹蒌片、益血生片、肾炎舒)。中新食品区现代中药材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全力打造涵盖中药材、保健品、功能食品、有机绿色食品、日用品等产品功能为一体的东北地区中草药集散基地,长白山制药开展的中药配方颗粒已完成256种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形成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内控标准256件。现阶段基本形成包括中药新产品研发、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开发在内的中药现代化发展体系。
(二)化药领域。一方面依托吉化公司国内重要的化学原料基地优势,为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另一方面经开区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特色产业园区,依托污水处理、消防等环评优势和完善的医药园区配套设施,大幅提升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项目生产建设的承载能力,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化学药品制剂完整的产业体系。2020年以北沙制药、汇康制药、升通化工等企业为核心的化药(原料药)生产企业产值占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的53.4%。北沙制药公司维生素E产能1万吨,位居世界第五,完成产值7.5亿元,汇康、升通化工实现产值3.6亿元。北京四环制药“双150吨”化学原料药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心脑血管原料药生产基地,康乃尔圣业原料药基本建成,海悦药业原料药等项目进展顺利,为经开区加快打造国内知名原料药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三)人才科研领域。依托市内北华大学、吉林医药学院、苏州医工所吉林市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专项资金支持下推动企业项目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期间,累计总投资8.2亿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64万元,企业投入资金8亿元。)共支持14家医药企业的29个项目,项目实施阶段共取得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个,制定企业(行业、国家)标准9项,取得GMP证书6件、生产批件84个,购进新设备800余台套,获得质量标准提高公示产品或完成质量标准8项、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标准200余种,项目实施单位新增就业人数300余人。
二、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情况
(一)生物医药基本情况。近年来,从生物医药发展趋势来看,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药消费结构变化来看,生物药在药品消费市场中快速增长,从药物技术创新来看,生物药为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地,为此吉林市依托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契机和产业融合集聚优势,不断加大产业布局力度,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地区振兴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生物制药以英联生物和正业生物、益格生物2户动物疫苗企业为主,2020年产值为5.6亿元,占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13%。
(二)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磐石正在推进无抗生物产业园建设,园区内吉林省润沣源生物制药小分子多肽1.1类新药项目医疗器械部分于2020年9月份开始试生产。下一阶段重点引进发展生物制药及研发、功能性保健食品、医药配送、医疗器械等项目,不断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形成以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品为主导板块,医疗器械、保健品、医药物流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格局。其中磐石益格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兽用疫苗产品生产文号12个、涵盖猪、禽两类动物疫苗产品。现有胚毒活疫苗、细胞毒活疫苗悬浮培养、细菌活疫苗、猪瘟活疫苗(兔源)4条生产线。英联生物主要产品为磷酸肌酸钠,采用世界独家酶促工艺生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临床上应用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脏疾病的治疗。
经开区正在推进以北沙制药、四环制药、康乃尔圣业原料药等骨干企业为主导的高端医药中间体医药产业,同时通过引进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加快布局,优先发展生物诊断制剂、慢性病治疗药物,如抗生素、靶向药物等,带动生物制药相关产业发展。园区内主要生物医药企业为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项,兽用疫苗产品生产文号42个,涵盖猪、禽、牛羊、宠物四类动物疫苗产品,其中4个二类和5个三类新兽药证书,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HuN4-F112株)等产品曾被列为国家农业部强制免疫产品。现有包括悬浮细胞培养、基因工程在内的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生产线共15条。同时建有吉林省内规模最大、净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大型动物实验中心,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高新北区正处于成长期,以高新技术为引领,承接长春等地产业转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园区内吉尔吉药业已建成投产,康乃尔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其中康乃尔药业的胸腺肽肠溶片为生物制剂,生产工艺为从小牛胸腺中提取活性多肽物质。
(三)生物医药在建项目。磐石无抗生物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由吉林省润沣源生物制药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建设办公楼、综合车间、附属设施,主要包括原料生产基地、1.1类新药和医疗器械。现已获批8种医疗器械品种,其中6个品种2020年9月开始试生产,1.1类新药正在国家审批,8个消字号产品正在进行第三方检验。磐石无抗生物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由磐石市国投公司投资建设的孵化器,总投资2亿元,建设1栋研发中心、7栋标准化厂房、1栋设备用房及附属设施。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今年完成竣工验收后投入使用。生物科技微型产业园项目。吉林省生物研究院投资4500万元购买吉林东北虎药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和GMP标准厂房,补齐生产线及实验检测设备,生产癌症快速检测试剂盒、免疫力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微生物免疫干细胞益生菌等产品。同时研究院计划利用改造办公楼、利用完善的试验检测设备及生产线,引进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10户,形成生物科技微型产业园。目前正在进行场地改造,补齐相关设备,已有5户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待改造完场地即可入住,预计今年部分竣工投产。
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我市医养结合处于起步阶段,正不断加大力度开发医养结合、医药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发展并以取得积极进展。吉化疗养院为我市著名疗养机构,是各地、各单位来吉疗养的首选之地。吉林市小白山医养小镇,筑石集团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区位优势,布局医养产业与旅游城市融合发展的契机,打造特色医疗、中高端康养和健康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建设国内知名东北一流的国际特色医疗中心、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和健康旅游目的地。药王谷中医药特色文化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吉林国安药业有限公司,将旅游业和中医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种植中药材300亩,形成具有药用功能及观赏价值的“药王谷”,建有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中药材生产基地、药膳药浴休闲娱乐基地等功能区,是集旅游、中医药文化教育、保健养生、医疗、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省旅控集团已拟在松花湖周边打造康养旅游项目3个,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四、下一步推进医药发展措施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地区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指出医药产业要加快创新步伐,实行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等。《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加快发展化学药、保健食品与特医食品、医疗器械与医用健康材料、培育发展制药设备与检测仪器发展也提出具体指导要求。结合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我们感到应着力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推动我市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一)推动化学药品集聚发展。立足经开区化学原料药聚集发展优势,开发高端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新型化学药品制剂;利用汇康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能优势,开发市场需求大的特色原料药产品,做大做强康通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业园;依托企业自身加强产品向产业链前端发展,充分发挥西点化学原料药基地、康乃尔圣业原料药优势,利用原料药关联审评新政策,实现制剂产品原料药自我供给,完善原料药到化学药品制剂产业链;扩大维生素E等出口规模,利用北沙制药国际市场销售网络,新增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出口品种,进军海外市场;加快海悦药业原料药、奇健生物化学原料药等新项目建设。
(二)推动中成药改造提升发展现代中药。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壮大道地中药材生产规模,重点扶持具有准字号中成药等新产品开发和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品种,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用药和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等领域开发现代创新中药。推动长白山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加快实施;依托吉尔吉药业等核心企业独家产品优势,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培育川苏救心滴丸等单品。发挥现有装备和产能,跟踪国家中药配方颗粒标准逐步公布,抢占先机,发展中药配方颗粒。
(三)大力开发健康食品。充分利用长白山动植物资源优势和中新食品区区域优势,重点开发人参、灵芝、梅花鹿等系列保健食品,开发以药用动植物活性肽为功效成分的系列高端保健食品,实现营养保健食品原料和制剂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以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为原料,加快开发各类药膳、药酒、等产品。鼓励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化开发,打造功能型保健食品品牌。
(四)推动医疗器械有序发展。支持医疗器械项目、技术和高端产品(核心部件)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力争在诊疗设备、生物医学材料、高精度诊断试剂、血液筛查试剂和医用耗材方面取得突破。利用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技术人才优势,从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入手,孵化新项目,发展新企业,补齐短板。立足吉林市源和盛体外诊断试剂、科罗纳多一次性冠状动脉球囊导管等生产企业及产品,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的产业发展新局面。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