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
近些年我市多数老旧住宅小区接连沦为物业弃管小区,其缘由多方面,既有物业管理不达标和居民因故拖欠物业费的主观因素,也有小区建设年久环境设施陈旧和违建违占无人管理的客观因素。面对随处可见的违建违搭、车辆无序乱停乱放、交通事故频发、财产安全没有保证的小区乱象,居民怨声载道。自2017年以来,市政府立足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推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开展,投入上千万资金对全市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重新完善了小区的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照明亮化、排污工程等配套设施。使我市居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一些居民受老旧观念和生活陋习的影响,加之大多数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我市许多小区环境又开始步入颓废状态,居民渴望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期盼能有物业或社区出面制止和拆除圈占绿地设施和违章建筑,解决小区内私搭乱建肆意圈占绿地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但目前现状是物业无力改变现状、社区没有执法权。
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还百姓一个清新家园,因此建议:
一、组织街道、住建、城管、公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市住宅小区居民私搭乱建肆意圈占绿地开展一次集中整治。
二、加强社区日常巡查,发现违建违占上报主管部门逐一落实及时清理,实施常态化监管。
委员提案:市城管执法局主办、各城区人民政府协办
2016年以来,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县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我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由市、区城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组织实施。遵循“减存量零增长”的工作思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目前,全市已拆除违法建(构)筑物18286处,459959㎡。主要做法:一是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确保违建零增长率。二是坚持做到舆论先行,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导向作用,高频次的集中拆违行动以及多个历史难点问题的破解有力震慑了各类违法建设行为。三是抓住有利契机,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将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与老旧小区改造、双城同创、城市出入口及铁路周边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住建、规划、铁路等多部门积极参与、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态势。违建拆除后,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配套建设的及时跟进,赢得群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为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已拟定《关于2020年违法建设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城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和属地政府的责任分工,待市政府审定后下发执行。下步,我局将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向市政府建议,完善违法建设的管理办法,依法明确和夯实城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等政府部门的执法边界,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的管理责任,解决管理与执法推诿扯皮现象,实现无缝对接,建立落实诚信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坚持去存量、零增长的总体工作思路,在进一步强化网格化源头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长效联动,提升工作合力,有效推进治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