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牌匾文化便是其一,其始见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的历史。牌匾被称作“建筑的眼睛”“建筑的灵魂”,既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广泛应用于名胜古迹、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科教文卫建筑、居住建筑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面。针对我市牌匾文化,特此建议:
管理机构或部门在不违背国家和地方关于牌匾管理其它条款的前提下,对牌匾字体使用的管理适当放宽,尽可能提示、建议、鼓励并同意牌匾用户使用当代书法名家或其历代经典范本集字来制作牌匾。作为书法艺术形式,允许使用繁体字。明晰题字除具有实用价值外,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学术、文化价值,这一点可以请市书法家协会专家把关。
提案答复:市城管执法局主办、市文广旅局协办
开展牌匾整治工作的意义重大,我局始终坚持把这项工作与“双创”工作相结合,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创建文明城市,全面建设美好吉林的重点工作。我局致力于加强全市牌匾的规范和管理,在对牌匾审批的过程中虽对牌匾的材质、尺寸、内容、位置有所要求,但对牌匾字体的使用管理并未设限。2018年,我局审批中心的专业人员结合当地环境,对越山路牌匾的整治方案反复进行研讨和设计,并邀请市书法家协会部分书法家,根据业户不同的经营特点采用不同的字体书写牌匾内容,联合打造“文化牌匾”。此举已用实际行动给全市牌匾用户起到了示范作用,鼓励业户使用书法字体制作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