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
我国每年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而猝死,救治成功率不足3%。
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和第一时间电除颤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非医务人员参加急救的比例极低、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配置严重不足等是影响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原因。我省除了深圳外,大部分城市AED配置率极低,极大地影响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因室颤所致心脏骤停时电复律是唯一有效手段,AED是所有非医务人员均可使用的方便安全的急救设备,因此建议:
一、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
二、加强对AED使用的培训。
提案答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在商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将极大提高现场急救的成功率。但是目前全国在AED推广方面均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现有法律规定AED属于医疗器械,电击除颤属于诊疗活动,而诊疗活动必须由执业医师实施,这是制约AED推广使用的瓶颈问题。其次,吉林市作为全省第二大城市,要在全市主要公共场所配置AED,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财政资金不足。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进行AED在公共场所配置、人员使用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推动健康中国行动落实,与市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加大AED配置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