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黑木耳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黑木耳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6400万元
(三)合作方式:独资
(四)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厂区建在蛟河市新区工业园内,计划占地面积3 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由生产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该项目选择国内最先进的饮料和即食小菜生产加工设备。
(五)项目建设背景: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常作为烹调各式中、西名菜佳肴的配料,不仅清脆鲜美,滑嫩爽喉,而且有增加食欲和滋补强身的作用。医学研究证明: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一种特殊的植物胶质,这两种物质能促进胃肠蠕动,促使肠道脂肪食物的排泄,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从而起到保健和减肥作用。
蛟河市人工栽培黑木耳生产起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通过近年来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宣传,蛟河市黑木耳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黑木耳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蛟河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蛟河市先后被评为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市)、全国食用菌十强县(市)。在黄松甸镇建成了农业部确定的全国食用菌定点批发市场。2010年蛟河市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6.1亿袋,干品产量达到1.5万吨,产值实现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7%。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目前,我国黑木耳产品的加工还比较滞后,大多数还是初级加工,链条较短,市场上加工产品较多的主要是压缩黑木耳和袋装精选黑木耳。该项目主要是利用黑木耳做原料生产保健饮品和即食小菜,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的建成将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提高当地特色产品的附加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可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该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安置300人就业,公司将实行“公司+农户+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的模式,引导菌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并负责产品回收,保证公司原料的供应,对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名优品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年加工黑木耳10000吨。
(二)产品方案:年产即食小菜10000吨、750ml屋顶包黑木耳饮料10000吨、500ml屋顶包黑木耳饮料5000吨、240ml易拉罐黑木耳饮料5000吨。
(三)工艺技术方案:
黑木耳饮料生产工艺
黑木耳-检选-清洗-分选-浸泡-切分-蒸煮-过滤-打浆-搅拌-过滤-二级均质-脱气-瞬间灭菌-沉降-装罐-二次杀菌-冷却-入库。
山楂、大枣、白砂糖、海藻胶、纯净水-分离-均质-加入黑木耳搅拌程序。
黑木耳即食小菜生产工艺
原材料预处理:将收购的黑木耳过滤后经过检选,去除杂质,经料斗把精选干净的黑木耳。黑木耳耳基放入清洗罐中,注入清水洗去灰尘。把少将的木耳通过皮带输送送入浸泡罐进行浸泡,浸泡24小时,使木耳上浮、变软。浸泡好的软木耳以木耳:水=1:1.5的比例预煮10分钟,把已调好调料与预煮好的木耳按比例混合,装入袋中,进行漂烫杀菌,杀菌温度95℃地,时间30分钟,然后反压冷却。
(四)主要设备选择:
浸泡清洗机、气泡清洗机、提升机、螺旋漂烫机、过滤机、均质机、高温杀菌机、洗罐机、装罐机、封罐机、屋顶包灌装机、喷码机、杀菌釜、空压机、净化水设备、自动封口机。
三、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现状与预测:
黑木耳主要消费国家有: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和澳洲、北美。目前,全球黑木耳年消费量大约4.2万吨,其中中国大陆约3.46万吨、中国台湾850吨、中国港、澳地区600吨,其他销往国外。黑木耳出口的主要流向是日本2400吨、韩国1300吨、东南亚地区1000吨,其它国家分享剩余产量。
全球每年用于精深加工的食用菌仅占食用菌总产量的5-10%,而销售价却是食用菌的10-20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在逐年增加。目前,国内黑木耳消费水平仍然很低,消费阶层仅限于城市和老年人群,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黑木耳消费亦将呈持续上升态势,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项目建成投产后,只要加强企业管理,注重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其产品市场销售是有可靠保证的。
(二)市场价格分析 :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黑木耳行情持续看涨。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本项目产品目标价格为:黑木耳即食小菜28000元/吨,
750ml屋顶包黑木耳饮料26000元/吨,500ml屋顶包黑木耳饮料20000元/吨,240ml易拉罐黑木耳饮料18000元/吨。
(三)产品竞争力分析:
该项目产品目标市场国内为主,并逐步发展国际市场。由于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设备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原材料在当地供应有充分保证,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因此产品具有成本低、质量高的竞争优势。
四、原材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用量及供应渠道:
原材料用量:黑木耳10000吨、山楂6000吨、大枣6000吨、白砂糖600吨、海藻胶80吨。主要通过市场采购解决。
(二)主要原材料供需分析:
蛟河市地处长白山脉,幅员面积636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1%,是我省东部食用菌产业带的主产区之一。我市所产的黑木耳色泽自然,形状美观,无污染,营养成分高,对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名优品牌打下良好基础。全市年产黑木耳干品15000余吨。全国山楂、大枣主产区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通过市场采购可以保证企业的原料需求。
(三)主要原材料价格分析:
黑木耳干品5-6万元/吨、山楂0.4-0.5万元/吨、大枣1-1.2万元/吨。
五、技术来源
该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
六、经济效益分析
(一)预计年产值:73000万元
(二)利润:5980万元
(三)税收:4670万元
(四)预计投资回收期:4年
七、外部协作条件
该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用水在厂内打深水井解决;电力供应有当地电力部门提供;本项目燃料为煤,年用煤5000吨,在当地采购即可满足需要。
八、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经济技术合作局
联 系 人: 隋 艳 高 鑫 李志鹏
联系电话:0432—67250239
0432—67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