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业小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船营区南京街道下辖6个无物业小区多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楼宇,曾面临基础设施老化、管理主体缺失等诸多难题。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秉持党建引领强治理,多方聚力解难题理念,用脚步丈量、细节温度、睦邻议事三大工作方法,成功破解无物业小区治理困局,让昔日脏乱差变身如今洁净美,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用脚步丈量摸清实情,筑牢治理根基。告别资料浏览的粗放模式,南京街道以铁脚板走出治理精准度。街道依托解题暖心大走访,对41栋居民楼开展地毯式走访摸排。工作人员深入采集居民结构、基础设施、自治基础等6大维度信息,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实台账,还科学划定自治提升型、兜底保障型两类治理路径,让治理工作有的放矢。
用细节温度凝聚民心,拉近邻里距离。以真情付出融化陌生冰层,南京街道让小区新人变成守望相助的熟人。紧抓综窗改革,依托全科网格体系,网格员化身民情纽带,通过一对一精准动员,重点激发退休党员先锋力量与热心居民参与热情。12名群众威望高、组织能力强的自治牵头人脱颖而出,144名居民主动担任三长五员,银发自治管家团队等8支特色服务队伍应运而生。从电工党员义务维护公共设施,到楼长、单元长通过微信群及时回应诉求,细微之处的贴心服务让邻里关系更融洽,为共治共享奠定了情感基础。
用睦邻议事激活动能,推动共建共享。打破被动指责的僵局,南京街道以睦邻议事激活居民自治细胞。搭建居民议事会协商平台,累计召开议事活动30余场,联动居民代表与共建单位共商共治。房屋产权证办理、燃气管道改造等12项民生卡脖子难题逐一破解,供暖设施升级、休闲凉亭建设等10余项惠民工程落地见效。大事一起议、难事一起解的治理模式,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民生诉求平台月均受理量降幅达 65.9%,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共商共治。如今的南京街道,无物业小区从无人管到共同治,从看着烦到心里顺,基层治理焕发蓬勃生机。
下一步,船营区南京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践行三大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分类施策 + 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让治理成果更多惠及居民,以实际行动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图为居民议事活动现场

首页
收藏
打印
分享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