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龙潭区开展基层大调研大起底和解题暖心大走访活动
日期:2025-11-14    来源:龙潭区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图为活动现场

龙潭区在深入社区全覆盖开展基层大调研大起底和解题暖心大走访活动中,发现社区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群体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但缺少相应解决路径,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有反哺社会的意愿,但找不到具体切入点。为此,为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路径,11月7日,区委社工部组织开展龙潭区“公益认领 微光暖心”社会力量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社区包装项目,企业公益认领,将社会力量的“微光”汇聚成暖流,流入到民生领域关键群体当中,真正实现民生服务的精准投送和可持续运作。

深耕需求搭建平台

区委社工部针对群体需求,寻找社区与社会力量资源的契合点,围绕怎么建体系、怎么可持续、怎么见实效等方面,认真研究路径、探索解决办法,确保实现社会力量与社区需求的精准匹配。需求摸排,建立“项目库”。通过解题暖心大走访、网格员走访、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征集重点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反复梳理形成需求项目库,涉及物资支持类项目包括小区治理提升类6个,阵地改造升级类3个,积分兑换超市类5个,应急帮扶类4类,覆盖独居老人家庭的出门提醒器1200余个,覆盖空巢老人家庭的燃气报警器700余个,覆盖高龄老人群体健康医疗包400余个,覆盖困境儿童群体暖心包60余个。涉及优化服务类项目包括义诊互助等为老服务类7个,课堂亲子等儿童成长类3个,文娱传承等文化惠民类4个,益剪安居等邻里关爱类4个,项目需求涵盖五大方面共计49个具体项目,惠及人群8400余人。资源对接,广发“英雄帖”。区委社工部作为联系纽带,通过社区与社会力量“找朋友”的方式,沟通交流活动理念和项目清单,双选对接有社会责任感的市级、区级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30余家,其中19家已基本确定合作项目意向,8家有待进一步接洽合作,并根据需求情况进一步扩大延伸社会力量辐射范围。通过项目认领,将社会力量的资源优势与社区的地缘优势紧密结合,结对共建成为“公益合伙人”,实现社区受益、企业发展和居民满意的多方共赢。

微光汇聚精准滴灌

在“公益认领 微光暖心”活动现场,7个社区代表结合前期需求征集和辖区实际,详细介绍居民在一老一小服务、便民生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清单”。社会力量代表与社区交流互动,踊跃“揭榜”认领:吉林银行认领秀山社区市场暖阳项目;市美容美发协会认领新工社区环卫工人爱心益剪项目;蜜蜂志愿整合小小志愿者资源认领湘潭社区、雾凇社区江北公园、龙潭山公园文旅项目;工商联爱心企业龙运化工认领龙东、龙山等社区安心出门提醒器,广西、世纪等社区蓝焰燃气报警器项目;康圣医院、市医疗志愿者协会认领化院、林安等社区健康医疗包项目.......银铃护康、“湘遇一号舱”、志愿者积分银行、非遗文化传承等一个个需求项目也找到了“归宿”,现场达成认领合作意向项目22个,接续洽谈项目20个。活动现场举行了项目认领结对签约仪式,社会力量与社区代表双方签署了结对共建意向书,将书面承诺转化为具体责任,将活动共识转化为长期行动,让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从相遇到相融,从单项输出转化为共建共治。

跟踪问效久久为功

项目认领只是起点,落地见效才是关键。为确保“微光”持续发光发热,区委社工部将做好公益认领项目的持续跟进和跟踪保障。推动惠民需求项目化开展。在试点社区基础上,鼓励社区全域范围挖掘包装需求项目,明确项目主体、具体内容、合作方向,关注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圆一个微心愿,送一个小夜灯,做一次温情陪伴,建一个共享工具角,从一件事拓展到一类事,推动认领项目与社区需求精准契合。推动公益认领常态化进行。探索将公益认领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发布—认领—反馈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征集、精准化对接、过程化跟进,激励化反馈规范项目运行,打造社区需求公益对接平台,让爱心可延续、能量可循环。推动认领项目品牌化提升。总结认领项目成功案例,实施品牌化发展,探索将社区需求项目如小哥一号仓、睦邻超市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品牌效应,拓展延伸服务半径,惠及更多服务群体。

“公益认领 微光暖心”是一次社会力量进社区的探索和尝试,鼓励让社会力量转变为志愿力量,让志愿力量带动群众力量转变为治理力量。下一步,区委社工部将继续加大社会力量进社区的工作力度,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动机要纯粹,不掺杂念。初衷是利他而非利己,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博取名声、换取利益或者完成任务。二是尊重与平等,不是施舍与怜悯。公益微光,携手同行,是一种无声的体贴,与人为善,与人为伴,在帮助他人时,也能带动这个群体角色置换,力所能及融入社会志愿体系。三是持之以恒,而非一时兴起。对受助者而言,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真诚与关怀;对施助者而言,能体现反哺社会的责任担当;对社会而言,能够构建信任,汇聚更多向善向上的力量。我们相信,当企业的力量、社会组织的智慧与志愿者的热情在社区的土壤中深深扎根,让社会的每一份“微光”找到精准的落脚点,最终实现双向奔赴,社企互助,人人可为。

市委社工部副部长刘吉兴,区委社工部、区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吉林银行、春光乳业、军威等企业代表,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市美容美发协会、蜜蜂志愿、江城口腔、满族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组织代表,以及秀山、湘潭、广西等7个社区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责任编辑:袁丽)
初审:刘力豪 复审:赵梅霞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龙潭区开展基层大调研大起底和解题暖心大走访活动
日期:2025-11-14    来源:龙潭区

图为活动现场

龙潭区在深入社区全覆盖开展基层大调研大起底和解题暖心大走访活动中,发现社区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群体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但缺少相应解决路径,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有反哺社会的意愿,但找不到具体切入点。为此,为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路径,11月7日,区委社工部组织开展龙潭区“公益认领 微光暖心”社会力量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社区包装项目,企业公益认领,将社会力量的“微光”汇聚成暖流,流入到民生领域关键群体当中,真正实现民生服务的精准投送和可持续运作。

深耕需求搭建平台

区委社工部针对群体需求,寻找社区与社会力量资源的契合点,围绕怎么建体系、怎么可持续、怎么见实效等方面,认真研究路径、探索解决办法,确保实现社会力量与社区需求的精准匹配。需求摸排,建立“项目库”。通过解题暖心大走访、网格员走访、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征集重点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反复梳理形成需求项目库,涉及物资支持类项目包括小区治理提升类6个,阵地改造升级类3个,积分兑换超市类5个,应急帮扶类4类,覆盖独居老人家庭的出门提醒器1200余个,覆盖空巢老人家庭的燃气报警器700余个,覆盖高龄老人群体健康医疗包400余个,覆盖困境儿童群体暖心包60余个。涉及优化服务类项目包括义诊互助等为老服务类7个,课堂亲子等儿童成长类3个,文娱传承等文化惠民类4个,益剪安居等邻里关爱类4个,项目需求涵盖五大方面共计49个具体项目,惠及人群8400余人。资源对接,广发“英雄帖”。区委社工部作为联系纽带,通过社区与社会力量“找朋友”的方式,沟通交流活动理念和项目清单,双选对接有社会责任感的市级、区级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30余家,其中19家已基本确定合作项目意向,8家有待进一步接洽合作,并根据需求情况进一步扩大延伸社会力量辐射范围。通过项目认领,将社会力量的资源优势与社区的地缘优势紧密结合,结对共建成为“公益合伙人”,实现社区受益、企业发展和居民满意的多方共赢。

微光汇聚精准滴灌

在“公益认领 微光暖心”活动现场,7个社区代表结合前期需求征集和辖区实际,详细介绍居民在一老一小服务、便民生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清单”。社会力量代表与社区交流互动,踊跃“揭榜”认领:吉林银行认领秀山社区市场暖阳项目;市美容美发协会认领新工社区环卫工人爱心益剪项目;蜜蜂志愿整合小小志愿者资源认领湘潭社区、雾凇社区江北公园、龙潭山公园文旅项目;工商联爱心企业龙运化工认领龙东、龙山等社区安心出门提醒器,广西、世纪等社区蓝焰燃气报警器项目;康圣医院、市医疗志愿者协会认领化院、林安等社区健康医疗包项目.......银铃护康、“湘遇一号舱”、志愿者积分银行、非遗文化传承等一个个需求项目也找到了“归宿”,现场达成认领合作意向项目22个,接续洽谈项目20个。活动现场举行了项目认领结对签约仪式,社会力量与社区代表双方签署了结对共建意向书,将书面承诺转化为具体责任,将活动共识转化为长期行动,让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从相遇到相融,从单项输出转化为共建共治。

跟踪问效久久为功

项目认领只是起点,落地见效才是关键。为确保“微光”持续发光发热,区委社工部将做好公益认领项目的持续跟进和跟踪保障。推动惠民需求项目化开展。在试点社区基础上,鼓励社区全域范围挖掘包装需求项目,明确项目主体、具体内容、合作方向,关注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圆一个微心愿,送一个小夜灯,做一次温情陪伴,建一个共享工具角,从一件事拓展到一类事,推动认领项目与社区需求精准契合。推动公益认领常态化进行。探索将公益认领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发布—认领—反馈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征集、精准化对接、过程化跟进,激励化反馈规范项目运行,打造社区需求公益对接平台,让爱心可延续、能量可循环。推动认领项目品牌化提升。总结认领项目成功案例,实施品牌化发展,探索将社区需求项目如小哥一号仓、睦邻超市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品牌效应,拓展延伸服务半径,惠及更多服务群体。

“公益认领 微光暖心”是一次社会力量进社区的探索和尝试,鼓励让社会力量转变为志愿力量,让志愿力量带动群众力量转变为治理力量。下一步,区委社工部将继续加大社会力量进社区的工作力度,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动机要纯粹,不掺杂念。初衷是利他而非利己,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博取名声、换取利益或者完成任务。二是尊重与平等,不是施舍与怜悯。公益微光,携手同行,是一种无声的体贴,与人为善,与人为伴,在帮助他人时,也能带动这个群体角色置换,力所能及融入社会志愿体系。三是持之以恒,而非一时兴起。对受助者而言,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真诚与关怀;对施助者而言,能体现反哺社会的责任担当;对社会而言,能够构建信任,汇聚更多向善向上的力量。我们相信,当企业的力量、社会组织的智慧与志愿者的热情在社区的土壤中深深扎根,让社会的每一份“微光”找到精准的落脚点,最终实现双向奔赴,社企互助,人人可为。

市委社工部副部长刘吉兴,区委社工部、区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吉林银行、春光乳业、军威等企业代表,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市美容美发协会、蜜蜂志愿、江城口腔、满族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组织代表,以及秀山、湘潭、广西等7个社区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责任编辑:袁丽)
初审:刘力豪 复审:赵梅霞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