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区民主街道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精准对接、高效便民”为服务宗旨,通过打造全科社工窗口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将优质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的便捷度与居民的幸福感。
一、全科社工“一窗受理”,实现服务效率倍增。
工字楼社区便民服务站创新服务模式,设立全科社工综合性服务窗口,由专业社工为居民提供“一窗式”受理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理、社保补贴申请、居民医保办理、独生子女奖励、残疾人补贴等民生业务。为优化办事体验,社工提前梳理流程、制作直观的“材料清单指南”,居民只需按清单准备材料,即可享受全程代办或精准指导,彻底告别“多头跑、反复问”的困扰。截至目前,该窗口已累计服务居民200余人次,将平均办事时长压缩至10分钟以内,居民满意度达98%。
二、活动室定向服务,守护老年群体健康。
针对社区老龄化特点,工字楼社区活动室精准聚焦老年群体需求,每月定期组织开展2~3场公益义诊活动。通过联动辖区内医疗资源,定期为老年人提供血压血糖测量、中医脉诊、骨密度检测等贴心服务,并同步开设慢性病管理、季节养生等健康知识讲座。76岁的李大爷已成为活动的“忠实粉丝”:“不用大老远跑去医院排队,在楼下就能检查身体、咨询专家,医生还记得我的老毛病,每次都关心我的用药情况,特别暖心。”此外,活动室还贴心准备了多种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老年人日常保健、休闲社交的“温馨驿站”。
三、网格员走访解难题,打通民生服务末梢。
工字楼社区严格执行“每周走访+网格巡视”制度,组织网格员深入网格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实际困难。针对下水井外溢等突发问题,网格员及时协调物业、物管维修并疏导居民,全程跟进确保24小时内完成处置;对60岁以上独居老人,建立每周1~2次上门巡访机制,开展燃气、用电安全检查,并提供暖心陪伴,逢年过节还送上米面油、春联、粽子等慰问品。独居的王奶奶说:“上次厨房下水堵了,我给网格员小刘打电话,不到半小时维修人员就上门了,还帮忙清理积水,比亲人还及时!”截至目前,网格员已协调解决下水堵塞、路灯不亮等民生问题30余件,开展独居老人专项慰问20余次。
下一步,昌邑区民主街道工字楼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实际需求,动态优化服务项目,持续扩大“精准服务”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努力将服务站打造成为居民信赖、依赖的“便民之家”。
图为为民服务现场

首页
收藏
打印
分享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