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治理的末梢处,便民服务中心作为传递城市温度、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窗口,直面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近年来,莲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需求、问题与效果为导向,以“有爱、暖心、高效”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从“机械办事”向“人心工程”转变,构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情感连接新范式。
读懂民心,服务从“应答”走向“共鸣”。
用好“民情日记”,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动态捕捉群众的情感诉求和潜在需求,形成精准服务的数据支撑。角色互换的“假如我是办事群众”体验活动,让工作人员切身感受办事流程中的痛点,重塑服务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心灵驿站”倾听角落的设立,借助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力量,将服务延伸至群众的情感世界,真正实现“服务从心开始”。
环境再造,服务场景从“空间”升级为“港湾”。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出兼具功能性与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咨询台、休息区、工具箱等便民设施,营造出多功能需求场景。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的“陪伴式”服务,由引导员全程协助办理业务,有效消除了政务鸿沟。“记忆服务”通过建立个性化档案,让高龄老人等常办群众感受到“被记得”的温暖。
制度迭新,服务保障从“序理”深化为“情濡”。
街道通过“时光慢递”老年服务要求工作人员放缓节奏、耐心引导,践行“慢即是快”的服务哲学。“无碍更有爱”残障服务通过沉浸式体验培训,推动服务从硬件无障碍向心灵零距离迈进。“情感续航”行动更关注服务者本身,通过心理舒缓、压力管理和创新激励,呵护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形成“服务者受关怀、受关怀者更愿服务”的循环。
便民服务是制度与人心相遇的最后一公里。莲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持续以人文关怀为标尺,将制度之刚与人性之柔相融合,在日复一日的寻常服务中,编织出城市的温度与认同。

首页
收藏
打印
分享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