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服务“供需错位”、走访入户“隔靴搔痒”等难题,船营区向阳街道积极探索走访新路径,以“绣花”般的精心和细心,推出并深化“时间+需求”双预约与“干部+人才”组团走访机制,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赋能转变,从“粗放漫灌”向“精准滴灌”跃升,切实将关怀与服务送达居民心坎,书写了新时代“民呼我应”的温暖答卷。
推行“双预约”机制,变被动接招为主动问需。大力推行“时间+需求”双预约模式,将简单的时间约定深化为服务前移的关键一环。通过事前主动沟通,精准摸排居民在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事务办理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使每次走访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此举彻底扭转了以往盲目出击的局面,实现了从“我们有什么提供什么”到“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准备什么”的转变,为精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建“人才库”团队,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协同。街道着力构建“干部+人才”组团服务模式,整合辖区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红色合伙人”、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精英力量,组建街道“服务人才库”。班子成员带队入户时,可根据预约需求,精准匹配并携带相关领域专家能手一同前往,将单一走访升级为集政策解读、法律援助于一身的“流动服务站”,实现了“一次入户、多方会诊、综合服务”,显著提升了服务的专业深度与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强化“双跟进”闭环,变事项办结为温暖延续。街道始终坚持“电话回访+精准服务”双跟进机制,着力写好服务的“后半篇文章”。专门成立“暖心回访组”,对已办结事项进行电话回访,对群众不满意事项,坚决启动“七步工作法”流程予以“回炉重造”,直至群众满意。同时,将服务链条从“解决眼前事”延伸至“关怀长久心”,针对高龄、空巢、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常态化开展上门助浴、集中义诊、“葵花学院”特色活动等精准化关爱服务,让温暖在问题解决之后依然持续流淌,构筑起长效关怀机制。民之所望,行之所向。“解题暖心大走访”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一种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未来,向阳街道将继续深化和完善这一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努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加贴心的服务,共同绘就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新画卷。
图为实地走访现场

首页
收藏
打印
分享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