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昌邑区新建街道主动收集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声音,切实让实践活动真正惠及居民,走到居民中去,让为民服务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修巷道,暖万家。路过的孙阿姨说:“社区主动担当加上物业积极配合,真好啊”。连接熙悦和府与凯悦公馆的背街小巷,是周边千余名居民及附近商户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建成时间较长,为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此前,因小巷产权归属模糊,两家物业在维修责任上存在分歧,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街道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实地勘查,拍下路面破损情况,随后组织两家物业公司召开专题协调会,提出“共担费用、分段施工、联合验收”的方案,明确双方责任边界,最终促成共识。维修工程历时2天,施工队对全长近100余米的路面进行了全面铣刨、填补和沥青铺设。如今,平整的黑色沥青路面取代了昔日的“搓板路”,问题也迎刃而解。
理房间,送温暖。“你们来了,家里一下子亮堂多啦!”张奶奶说道。志愿者们走进辖区独居老人家中,立刻拿起抹布擦拭窗台、桌椅上的灰尘,有的整理散落在沙发上的衣物,厨房水槽里的水垢都用清洁剂仔细擦净,同时定期为辖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血压测量服务。志愿者们还和老人聊起了家常:“最近天气热,您空调温度别开太低,晚上睡觉盖条薄被”“您说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我们记下了,明天帮您去社区医院问问能不能代买”……从饮食起居到身体状况,大家像家人一样耐心倾听,老人时不时点头感慨:“你们一来,我这冷清的屋子就热闹了,比看电视还高兴!”
酸梅汤,送清凉。“这酸梅汤喝上一口,心里也跟着凉快了!社区和物业想得真周到!”居民李大娘接过酸梅汤,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新建街道万利社区联合首创国际小区物业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活动当天,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早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精心挑选乌梅、山楂、甘草等原料,按照传统配方用心熬制酸梅汤。工作人员早早搭建好服务点,志愿者们热情地为过往居民递上饮品,提醒大家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工作人员还上门送去清凉物资,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叮嘱老人注意用电安全。
下一步,昌邑区新建街道将洞悉群众之所望所盼,方能用心倾听群众的心声、用情纾解群众的难事、用力成就群众的期盼。
图为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