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邑区延江街道锚定群众需求,整合阵地资源,健全文明实践体系,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建强队伍矩阵,提升服务效能。昌邑区延江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核心枢纽,秉持“一社一特色、一队一专长”培育原则,构建起“街道统筹、社区落实、骨干志愿者带头示范”的三级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典型示范、项目培育,先后组建“先锋服务”“阳光助民”等志愿服务队伍21支,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爱心帮扶、法律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从“阶段性活动”转变为“常态化场景”,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离不开的日常保障。
打造特色品牌,激发服务活力。昌邑区延江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盘活辖区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坚持“需求导向定项目、品牌运作提效能”理念,形成“基础服务全覆盖、特色项目有亮点”的服务模式。通过整合专业力量、引入社会资源,精心培育“邻里议事厅”“邻江学堂”“东红优+”等特色品牌12个,常态化开展矛盾调解、非遗传承、就业指导等定制化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从“普惠供给”向“精准对接”转变,让特色品牌成为连接群众与服务的暖心纽带。
聚焦群众需求,深耕服务根本。昌邑区延江街道紧扣“服务群众无小事”宗旨,以志愿服务站、网格联络点为前沿窗口,推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通过下沉力量、精准对接,累计开展助老送餐、矛盾调解、学业辅导等便民服务180余次,覆盖生活照料、成长关爱、社区治理等多元场景,推动志愿服务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互动”,让贴心服务融入日常肌理,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信赖与支持。
下一步,昌邑区延江街道将继续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态度,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服务,让志愿服务活动有温度、有力度、有广度,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图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