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船营区欢喜乡远大村“家门口”教学点热闹非凡,一场以“科技赋能农业·棚膜种植富民”为主题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火热开展。省劳动模范张喜英、乡农业站站长韩国兴化身“田间导师”,为村民们送来“家门口”的农技知识,以党建引领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理论+实操”解难题。活动现场,省劳动模范、远大村七社棚膜经济致富带头人张喜英站在自家大棚前,结合多年种植经验,通过实物展示与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意大利罗马生菜、黄瓜等高附加值棚膜作物的特性。“这种罗马生菜单颗可达3~4斤,市场价格比普通品种高30%,关键要掌握好水肥配比和光照时长。”他一边示范植株调整技巧,一边叮嘱村民:“适时疏叶能提升通风透光率,降低病害发生率。”村民们围拢观摩,不时拿出手机拍摄记录关键技术要点。
绿色防控保安全。针对夏季棚室易发的病虫害问题,韩国兴现场开出“绿色处方”。他边讲解边演示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每天早晚各测一次,黄瓜生长最适温度25-30℃,湿度超过70%要及时通风。”针对村民关心的销售难题,他还现场推介“线上直播+订单农业”新模式,鼓励大家拓展销售渠道。
党建引领激活致富引擎。“过去凭经验种菜,现在跟着专家学技术,心里更有底了!”村民张大叔边记笔记边感慨。王大姐则兴奋地表示:“学会科学管理,今年收入翻番不成问题!”活动结束后,不少村民围着专家继续请教。此次棚膜种植技术讲解活动,不仅为村民们传授了实用的种植技术,更点燃了他们发展棚膜农业的热情。面对村民们高涨的求知热情,远大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此次培训是远大村“家门口”教学点成立以来的首场农技专场,后续还将常态化开展电商运营、林木种植等群众期盼的课程。“我们就是要让优质资源下沉到田间地头,把党课讲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党建引领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随着更多实用技术的落地推广,远大村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宽。
图为观摩学习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