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营区向阳街道的广场公园、小巷楼道里,活跃着一支由天北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能人巧匠志愿队”。他们凭借一技之长,积极投身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成为撬动小区自治内生动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活力引擎”与中坚力量。
聚焦急难愁盼,精准服务惠民生。志愿队将居民需求作为行动号令。面对闲置土地资源,队员们主动请缨,精心规划设计,将昔日荒芜之地打造成花草繁茂、居民乐享的“家门口”微花园。针对影响居民安全出行的路面坑洼问题,队员们又迅速化身“家园修缮师”,及时铲除破损、填补新料,高效恢复路面平整,切实解决了居民的“脚下之忧”。从园艺美化到基础设施维护,从电路检修到管道疏通,志愿队以其“多面手”的过硬本领,随时响应邻里所需,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社区一线落地生根。
凝聚自治合力,构建治理新格局。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并整合社区内能工巧匠资源,引导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志愿队的无私奉献和担当作为,不仅有效弥补了公共服务末梢的细微缝隙,更在润物无声中弘扬了“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文明新风。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生动的自治实践课,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强化示范引领,赋能治理新提升。“能人巧匠志愿队”的模范行动,犹如播撒在社区的“自治火种”,产生了显著的“头雁效应”。在他们的感召和带动下,更多具备不同专长的居民被发掘出来,主动加入服务行列,或自发组建了新的兴趣小组、互助团队。社区党委因势利导,依托志愿队骨干力量,建立了“邻里互助工作室”“能人讲堂”等平台,定期开展技能分享、经验交流活动,将个体的“一技之长”转化为社区共享的“治理资源库”。同时,志愿队积极协助社区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成为社区党组织延伸工作手臂、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依靠力量。
图为路面修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