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吉林市,是一座因工业而兴的城市。这里,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袋化肥、第一桶染料、第一炉电石。然而,与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吉林市也因产业结构偏重、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度面临发展难题。近年来,我市抢抓发展机遇,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集群培育、精准服务企业、突出创新驱动,让一个个老企业焕发新生机。
今年8月,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核心装置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吉林石化乙烯产能跻身全国先进行列。2022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启动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339亿元,在166公顷土地上展开“炼油向化工、化工向材料、材料向中高端”的深度转型。
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市传统产业比重大,老企业数量多。如何帮助老企业焕发新生,对我市的发展十分关键。在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钢铁生产车间,机器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配合有序,集控大厅实时监测各项数据,企业热轧效率提升17.1%。
巩固好存量,我市还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培育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我市实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9%。作为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吉林化纤集团已构建起从原料生产到终端制品、覆盖上下游的完整碳纤维产业链,其中碳纤维原丝产能稳居全球第一,碳丝产能位居全国首位。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材公司,碳纤维材料已被运用到了轻量化的滑雪板中生产中。
“十四五”以来,吉林市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202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位;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位。随着吉林石化转型升级、吉林化纤碳纤维全产业链等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吉林市正以坚实步伐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在东北振兴中展现新担当。(彭飞 王楠)

首页
收藏
打印
分享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