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政数局专场获悉,年初以来,市政数局在助企纾困、民生服务、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助企纾困方面,“九解一协调”机制持续深化。建立“企业知心人+包保部门+企业服务机构”多层次服务队伍,召开企业座谈会39场,清单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30件。升级“助企服务平台”,推广“服务企业码”,推动诉求“未诉先办”。截至目前,累计受理经营主体诉求5056件,办结4557件,办结率超90%;帮助企业解决市场、采购、融资、技术等难题,实现融资授信70余亿元;盘活“双停”企业16户,为32个项目争取资金支持26亿余元;落实15个涉企“一件事”改革,办件量43万件。
我市持续推动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活动走深走实,依托12345热线、市民生问题受办管理平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民生问题反映服务专区(窗口),年初以来共受理民生诉求61.2万件,综合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超99%。针对物业管理、供热保障、市容环境等民生热点开展9个专项整治行动,维修供热开工超84%,拆除违建2594处,清理野广告15万余处,整治占道经营1.1万处,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我市城市信用水平明显提升,平均综合信用指数连续20个月位列东北地级市首位。累计归集信用信息超2.3亿条,“双公示”信息上报率、及时率、合规率均达100%。在医疗、旅游等17个领域实施“信用+”工程,累计为3296家投标企业减免保证金3.63亿元。“信易贷”平台入驻金融机构369家,授信金额达36亿余元。
在政务服务领域,我市落地实施国家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35个,推出教师职业资格认定、住房公积金贷款结清等本地特色事项30个。推动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100个事项实现“长吉通办”。通过线上线下“集成化”办理,办事材料平均压减62.3%、办理环节平均压减82.7%、办理时限平均压减88.9%、关联事项跑动次数平均压减89.7%,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大幅提升。
我市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增至82家,上半年营收48.9亿元,同比增长15.3%。谋划算力中心等10个数字项目,计划总投资超28亿元。“吉事办”便民应用功能达150个,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上线试运行,政府数据开放430项。(李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