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抢抓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区位功能联通、三产并驱融合、城乡一体振兴、跨域发展引领、自然生态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7月2日,随着千吨级吊车吊钩缓缓下降,吉化北方公司碳八碳九综合利用项目中的首台大型超限塔吊装就位。这是目前国内单套抽提苯乙烯产能最高的装置,建成后将进一步延伸碳八碳九等重芳烃产业链,从而推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
碳八碳九综合利用项目是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配套项目,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山川焕彩、人文鼎盛、产业雄厚、地缘优越的吉林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共和国“化工摇篮”和现代绿色化工城。当前,我市正全力推进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紧扣转型、减油、增化、增特、增绿,不断引进新技术、应用新能源,为传统化工插上“创新之翼”。项目建成后,乙烯、丙烯腈等重点产品产能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ABS产能全国第一,占国内市场份额60%左右,未来三年,吉林市精细化工比重将提升到55%,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作为领跑碳纤维赛道的“中国碳谷”,我市扭住创新“牛鼻子”,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世界级碳纤维产业基地”。
在吉林化纤集团,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条,企业首创的35K、48K、50K大丝束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
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我市还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厚植绿色生态底色、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上下功夫。
作为享誉全国的北国江城和“雾凇之都·滑雪天堂”,我市坚持“冰雪+避暑”双轮驱动,全力打造“世界级冰雪产业基地”和“中国北方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实施北大湖滑雪场整体开发、万科松花湖滑雪场西扩两大百亿级工程,建设世界级滑雪大区,加快培育千亿级冰雪产业集群;同时,以“大东山水迎天下”为主题,打响“凇、星、江、山、夜、雪、鸟、食、文、泉”十大文旅IP,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抢抓发展新机遇,我市积极推进一批储备抽蓄站点项目,开展“氢动吉林”行动,建设百亿级氢基绿能项目,全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培育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世界黄金玉米带、世界黄金水稻带,吉林市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培育壮大稻米、肉牛、白鹅、长白山特产等特色产业集群,用好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开放平台,擦亮“吉字号”农特品牌,打造从“田间”到“车间”到“舌尖”的绿色食品全链条,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向千亿级迈进。
科技攻“尖”,产业向新。我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点线面”协同发展,加快稳链、补链、延链、强链,致力形成协同联动、竞合共生、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年初开始,我市在化工、碳纤维、冰雪旅游等重点产业谋划储备了339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年计划实施407个新建、续建项目,现已开复工377个。遴选69个“一号项目”,由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包保推动。1~5月份,全市产业项目投资增长76.6%,制造业投资增长67.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4.2%。全年计划实施产业项目256个,占比达到62.9%,较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