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组织在身边 难点变亮点 ——昌邑区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扫描
日期:2024-02-20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23年,昌邑区紧紧围绕全市“家门口”党建创建要求,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做到居民有需求、组织有行动、解决有渠道、治理有成效、群众有口碑。一份份优异答卷、一幕幕温暖瞬间的背后,跃动着昌邑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搏,凝聚着昌邑区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强大动能。

强基固本 理论实践谱新篇

一次次精神洗礼的集中学习,一堂堂深刻透彻的理论知识宣讲,一场场思想碰撞的研讨交流……这些都是全区上下强基固本、筑牢基层堡垒的生动写照。

昌邑区以建强“骨干”作为关键点,创新开展“一月双赛”“一社一品”党建品牌展播、专题访谈等活动,促进比学赶超;培优“家门口”服务管家,全面提升党建“主力军”综合能力;开展“小巷总理”、网格员大比武100余次,强化社区工作队伍。

延江街道文艺团体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文化生活、“家门口”党建相结合,用新载体演绎新精彩。

延安街道鸿博嘉园社区党委书记宫平去温州学习交流受益匪浅,回来后还参加了“小巷总理”比赛。她说:“在外出交流学习时我增长了见识,在与各社区交流竞技时我得到了提升,这些经历为今后开展社区工作拓宽了思路。”

让思想锤炼成为常态,全区立足实际、精心谋划、统筹推进,不断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干部素质提升班、乡村振兴培训班、“两新”党务工作培训班等各类培训30余期,培训3700余人;先后组织107名街道、社区、村干部赴温州、梅河口等地学习城市党建、基层治理先进经验;跨区、跨街结成“一对多”帮带组合,走访128次、组织共建活动66次、共同参与推进重点项目20余项、解决难点问题120余个。

广开言路 基层治理见成效

“小板凳议事会”拓宽居民议事途径,共享食堂让居民吃出“幸福味道”, 社区工坊帮扶残疾人士自主创业,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安享退休好日子,家门口托育护航青少年成长……

从居民生活刚需到关注居民精神需求,昌邑区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大力实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攻坚战”,在推进基层治理任务中,贡献了一个个接地气、添和气的治理新样本,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是主动收集居民诉求、处理矛盾纠纷、积极思考对策的生动实践,让党建软实力真正成为改善民生的硬核支撑。

过去一年,全区紧盯教育养老、就业创业、物业纠纷等问题,打造移动办公桌、楼院说事点、胡同议事点、民情联络站等“家门口”党建服务站点133个,收集各类民生问题1200余个,建立便民服务、红心敬老、巡访关爱等专项行动清单200余项,认领重点服务项目清单334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80余件。

“社区治理是城市党建工作的重点,做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关键是做好基层民生服务,做实每一个民生服务细节。”哈达湾街道绿地•筑石红社区党总支书记闫蕾说。

用巧心思下真功夫。全区不断优化完善“15分钟红色便民服务圈”,打造“乐享+”“小树苗之家”“银龄之悦”等基层治理特色品牌70余个,452名党员就近联系2006户独居老人、留守儿童、重病患者等重点居民,实现重点人群包联全覆盖;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跑腿代办、上门送餐、家电维修、助洁助浴、课后托管等个性化服务850余次,累计梳理服务需求清单项目260余项。

务实笃行 文明实践添活力

“头发又长了,社区这几天就会给我派来志愿者。”

“中医院田大夫来义诊了,社区接到我们的心愿单了。”

“西河广场放电影,吃完饭就去。”

这是昌邑区老百姓的日常对话,更是昌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

一直以来,昌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夯实文明实践“点单、派单、核单、接单、结单、评单”六单模式,顺势而为、依心而动,实现了群众认可、按需定制、供给有效的志愿服务目标。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为民办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是昌邑区文明实践工作的发力点,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落脚点。

“这个演出团队很专业,看着他们的表演,我也仿佛回到了那段抗战岁月,真过瘾!”

“扮相好,声音也专业,这是我们票友的盛宴!”

这是该区“六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演出结束的场景,活动已经散场,观众仍沉浸其中。

过去一年,全区围绕“六在昌邑”活动主题、“学、和、乐、美、爱、兴”六条主线,组织开展特色宣讲、书香昌邑阅读节、惠民集市、护航高考、医疗服务大集等文明实践活动5846场次;目前,全区已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实践站158个、实践基地33个、实践点121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465支,注册志愿者7.01万人,申报市级青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9个;孵化出较高服务质量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51个,其中“稻香助农”“环境整治 共建美丽乡村”“以红色引领 润绿色成长”3个项目被评为吉林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的一年,昌邑区将继续发扬“团结 奋进 实干 担当”的昌邑精神,持续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用力、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心、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劲,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催发基层党建工作百花齐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吉林市长安网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组织在身边 难点变亮点 ——昌邑区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扫描
日期:2024-02-20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23年,昌邑区紧紧围绕全市“家门口”党建创建要求,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做到居民有需求、组织有行动、解决有渠道、治理有成效、群众有口碑。一份份优异答卷、一幕幕温暖瞬间的背后,跃动着昌邑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搏,凝聚着昌邑区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强大动能。

强基固本 理论实践谱新篇

一次次精神洗礼的集中学习,一堂堂深刻透彻的理论知识宣讲,一场场思想碰撞的研讨交流……这些都是全区上下强基固本、筑牢基层堡垒的生动写照。

昌邑区以建强“骨干”作为关键点,创新开展“一月双赛”“一社一品”党建品牌展播、专题访谈等活动,促进比学赶超;培优“家门口”服务管家,全面提升党建“主力军”综合能力;开展“小巷总理”、网格员大比武100余次,强化社区工作队伍。

延江街道文艺团体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文化生活、“家门口”党建相结合,用新载体演绎新精彩。

延安街道鸿博嘉园社区党委书记宫平去温州学习交流受益匪浅,回来后还参加了“小巷总理”比赛。她说:“在外出交流学习时我增长了见识,在与各社区交流竞技时我得到了提升,这些经历为今后开展社区工作拓宽了思路。”

让思想锤炼成为常态,全区立足实际、精心谋划、统筹推进,不断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干部素质提升班、乡村振兴培训班、“两新”党务工作培训班等各类培训30余期,培训3700余人;先后组织107名街道、社区、村干部赴温州、梅河口等地学习城市党建、基层治理先进经验;跨区、跨街结成“一对多”帮带组合,走访128次、组织共建活动66次、共同参与推进重点项目20余项、解决难点问题120余个。

广开言路 基层治理见成效

“小板凳议事会”拓宽居民议事途径,共享食堂让居民吃出“幸福味道”, 社区工坊帮扶残疾人士自主创业,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安享退休好日子,家门口托育护航青少年成长……

从居民生活刚需到关注居民精神需求,昌邑区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大力实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攻坚战”,在推进基层治理任务中,贡献了一个个接地气、添和气的治理新样本,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是主动收集居民诉求、处理矛盾纠纷、积极思考对策的生动实践,让党建软实力真正成为改善民生的硬核支撑。

过去一年,全区紧盯教育养老、就业创业、物业纠纷等问题,打造移动办公桌、楼院说事点、胡同议事点、民情联络站等“家门口”党建服务站点133个,收集各类民生问题1200余个,建立便民服务、红心敬老、巡访关爱等专项行动清单200余项,认领重点服务项目清单334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80余件。

“社区治理是城市党建工作的重点,做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关键是做好基层民生服务,做实每一个民生服务细节。”哈达湾街道绿地•筑石红社区党总支书记闫蕾说。

用巧心思下真功夫。全区不断优化完善“15分钟红色便民服务圈”,打造“乐享+”“小树苗之家”“银龄之悦”等基层治理特色品牌70余个,452名党员就近联系2006户独居老人、留守儿童、重病患者等重点居民,实现重点人群包联全覆盖;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跑腿代办、上门送餐、家电维修、助洁助浴、课后托管等个性化服务850余次,累计梳理服务需求清单项目260余项。

务实笃行 文明实践添活力

“头发又长了,社区这几天就会给我派来志愿者。”

“中医院田大夫来义诊了,社区接到我们的心愿单了。”

“西河广场放电影,吃完饭就去。”

这是昌邑区老百姓的日常对话,更是昌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

一直以来,昌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夯实文明实践“点单、派单、核单、接单、结单、评单”六单模式,顺势而为、依心而动,实现了群众认可、按需定制、供给有效的志愿服务目标。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为民办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是昌邑区文明实践工作的发力点,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落脚点。

“这个演出团队很专业,看着他们的表演,我也仿佛回到了那段抗战岁月,真过瘾!”

“扮相好,声音也专业,这是我们票友的盛宴!”

这是该区“六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演出结束的场景,活动已经散场,观众仍沉浸其中。

过去一年,全区围绕“六在昌邑”活动主题、“学、和、乐、美、爱、兴”六条主线,组织开展特色宣讲、书香昌邑阅读节、惠民集市、护航高考、医疗服务大集等文明实践活动5846场次;目前,全区已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实践站158个、实践基地33个、实践点121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465支,注册志愿者7.01万人,申报市级青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9个;孵化出较高服务质量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51个,其中“稻香助农”“环境整治 共建美丽乡村”“以红色引领 润绿色成长”3个项目被评为吉林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的一年,昌邑区将继续发扬“团结 奋进 实干 担当”的昌邑精神,持续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用力、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心、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劲,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催发基层党建工作百花齐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