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枫叶流丹、白桦毓秀时。国庆黄金周,江城市民出游意愿较为强烈,我市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安全和常态化防疫保障有力,各重点景区、乡村旅游景点和周边农家乐“同频共振”,全市假日旅游市场快速恢复。
经测算,国庆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03.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7.5%;旅游人均花费为710.93元,同比增长19.5%。
强力推介 秋游江城魅力四射
国庆节前夕,市文广旅局针对假期市民自助出行多、散客量增大等特点,结合季节特色,利用多种渠道深度推介我市文旅资源。
9月中旬,我市召开“五色染秋•浪漫江城”秋季文旅产品新闻发布会,依托观枫赏桦游、丰收采摘游、温泉康养游及醉美乡村游四大秋季旅游产品,推出6条精品旅游线路及60多个特色旅游目的地,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多样化出行选择和体验。
9月27日,我市在北京举办“手可摘星辰”吉林星空旅行计划发布会,以《吉林市致全国游客的一封信》,以及欧阳院士主题演讲、吉星家族IP发布、《星空之下 纯净吉林》原创歌曲等内容进行文字和视频宣传推广,通过联合中央级权威媒体重点报道、媒体平台直播、网红达人意见领袖助阵等举措,提高吉林星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庆节期间,央视10次聚焦吉林市,央视新闻联播《多彩活动欢度国庆 青山绿水畅享假期》、央视朝闻天下《漫山遍野一片丹枫,游人络绎不绝赏秋景》、央视新闻30分《吉林松花湖畔枫叶正红 游人如织》、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国庆假期•出游”《旅游新热点 到乡村看丰收》等报道为江城的秋日盛景成功造势、赚足眼球。
强劲引流 大江南北客至江城
我市以大众旅游需求为导向,引导传统假日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转变,国庆假期全市呈现出浓浓的节日风情,温泉旅游、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
白桦红叶备受青睐。随着第十六届中国•桦甸白桦节、第二十届中国·吉林蛟河长白山红叶旅游节相继举办,今秋观枫赏桦游客总量较去年有所提高。国庆假期,蛟河市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接待3万人次,桦甸市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舒兰市最美开放式红叶观赏区游人如潮。
乡村旅游多点开花。黄金周假期全市乡村旅游火热,以富饶农场、乡野人家、名峰生态园等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体验市场认可度高。据统计,全市12个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42.73万人次,实现收入4327.60万元。全市24家4A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共接待游客8.81万人次,实现收入341.3万元。
快旅慢游渐成主流。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的完善,自驾游取代团队游成为主流,快旅慢游取代“走马观花”旅游成为新的旅游方式。十一期间,从监测情况来看,景区接待游客中自驾游游客占七成以上,红叶谷、松花湖、朱雀山等热门景区甚至高达85%以上。据统计,红叶谷接待游客3万人次,松花湖景区接待游客0.7万人次,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1.8万人次,神农温泉度假村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全市温泉类景区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
雪场反季营销效果显著。国庆期间,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推出航空飞行、雪具乐购、文化演出、亲子采摘等精彩活动,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在花海、红叶等自然景观基础上,为游客提供山地自行车、攀岩、射箭、气垫蹦床等活动产品,接待游客突破4.5万人次。
从客源结构看,省外客源占比48.3%,主要客源地包括北京、浙江、安徽、山东等。从出行空间距离来看,辽宁省游客表现出就近出游的特点,北京、广东、上海和江苏等中长线游客比例有所上升。
强化引导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国庆节前夕,市文广旅局在大力宣传推介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及时发布重要活动信息、假日出行注意事项及消费提示,引导游客理性消费、文明旅游、安全出行。
十一期间,全市各级文旅部门积极行动,开展服务保障工作,指导重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以及星级宾馆等健全应急机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了旅游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黄金周期间,我市多家景区热闹但不拥挤,景区文明指示标语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加强引导,游客自觉加上景区“自控”,文明旅游氛围浓厚。多家景区负责人表示,随着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文明出行已成为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