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精彩的表演突显出浓浓的关东风情
万丈晨光舞一曲,千秋笔墨颂雪冰。12月18日早晨,市人民大剧院前门,百人阵仗的威风锣鼓、朝气蓬勃的雪地啦啦舞,在以“雾凇之都 滑雪天堂”为主题的雪雕组群前,准备表演。
恬静的雪雕也“活”了起来——主雕塑“凇情雪韵”以长19米、高11米、厚6米的身躯,将冬奥元素与我市文化符号融为一体;后方4座小雕塑通过高浮雕的艺术形式,“诉说”着北国江城的自然风貌和热盼冬奥的心情。错落有致的雪雕组群在人群的围绕中正期盼着。
剧院一楼大厅,一件件充满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在来往者爱不释手中,与二楼回廊的冰雪主题书画、篆刻展交相辉映,用雅俗共赏的文化韵味去渲染。
9时的钟声,让酝酿有了结果,让期盼有了回应,让渲染有了意境。那是催开第26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开幕式帷幕的钟声,也是江城以凇雪热迎天下客的邀请。
开幕式上,省市领导的致辞字字铿锵,满满期待。冬奥冠军武大靖、李坚柔作为雾凇冰雪城市形象大使,不仅展示出冰雪之城的实力,更代表了我市正朝“冰雪体育强市”挺进的魄力。当大屏幕上一片片被触动的雪花融汇一体,本届冰雪节开幕式重磅大戏——大型音舞诗画《凇雪江城》专场演出也随即开启。
听——穿越历史的长河,蹚过光阴的沼泽,所有记忆依然鲜活。舞台上,开直播的孙女和曾是历史教师的奶奶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吉林市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一幅历史的画卷就这样徐徐展开。大屏幕上的沙画展现着城市的由来与历史的变迁。纱幕升起,舞台呈现当时造船厂的场景。粗犷有力的汉子肩扛圆木,齐心合力建造船只。一艘大船在众人的协作之下建造完成,舞台中央的冰屏上出现巨大的船头。波涛奔涌中,扮成康熙皇帝的演员站在船头,《松花江放船歌》的朗诵回荡上空。随即舞台一转,呈现梨园场景,一段武生表演后,小武生、小花旦等京剧角色鱼贯而出,髯口、水袖等把式一一登台。一曲戏歌《相思江城美》唱出大美江城的古往今来,也牵出牛子厚、喜连成与中国戏曲的渊源,引来阵阵叫好声。
品——历尽时光的打磨,饱经岁月的蹉跎,一切精彩仍旧蓬勃。节目《大丰收农家乐》用小型音乐剧的形式,展现我市美食文化。舞台上,导游带领游客前来,热情的老板向游客介绍吉林美食,勾起游客一尝为快的欲望。品尝过后,游客在热情老板的带领下扭起了大秧歌。台上台下热情互动,热气腾腾的黏豆包、蒸饺、大烩菜等各种美食被端到观众席,请大家品尝。
赏——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女子群舞《吉祥雪》,通过女舞蹈演员与视频舞美VR相结合,展现雾凇的灵动与优美。歌曲《冬奥有我》由特邀嘉宾李坚柔与歌手共同演唱。唯美的舞台设计与演员的融合,立体画面与视频的结合,体现了“奥运在北京 体验、备战在吉林”的蕴意。节目《冰在舞 雪在烧》表现了八方宾客源源不断来到我市,剧场上空飘落的人造雪,也让观众仿佛置身冰天雪地,同享冰雪乐趣。
尾声主题曲《凇雪情缘》为“江城记忆”“江城味道”“凇雪江城”三个篇章画上句点,同时也将景色留人、产品诱人、文化迷人、美食馋人的回味,深深镌刻在观众的心间。
整场演出由“江城的文化名片”、春晚“常青藤”市歌舞团创作并演绎。节目追古溯今,虚实相照,主题上,突出冰雪概念;内容上,突出地域文化;形式上,突出雅俗共赏;制作上,突出本土原创。
60分钟的表演时而大气磅礴,时而细腻婉转,时而歌舞交融,时而词乐齐吟,无不凸显我市以雾凇冰雪为核心的冬季文旅资源,始终在深情表达——北国江城,诚邀天下,一起感受自然勾勒的画卷,一同走过岁月沉淀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