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林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经济发展开局平稳向好。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0%;增加值可比增长2.1%,比上年末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石化、化纤、冶金三大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量价齐升的趋势,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石化、化纤、冶金三大重点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2.3%。其中:中油吉化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2.8%,成品油出厂价格增长了2.9%;化工产品价格增长了1.9%,产值同比增长9.8%;吉林化纤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增长14.7%,化纤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14.9%,产值同比增长37.3%;建龙钢铁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3%;冶金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了8.4%,产值同比增长39.3%。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提升、拉动力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5.9%,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3%,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0.6个百分点;高耗能企业增速回落,全市高耗能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6%,增速低于上年年末17.4%的增长水平。
工业出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在2017年连续8个月保持2位数增长,增幅继续扩大。1-2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7.3%。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
计划总投可达100多亿元的16个春季“三早”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计划总投1046亿元的159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已有23个在二月已经开工建设,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支撑和动力。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24个,投资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下降21.4%提高增长3.6%。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25个。
三、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降幅较大
由于统计口径调整,1-2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下降23.0%。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2.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23.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2.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51.6%。
四、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存贷比继续攀升
1-2月份,全口径财政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27.1%,比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提高17.9个百分点。财政支出67.2亿元,同比下降12.8%,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73.8亿元,同比下降2.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230.1亿元,同比下降2.5%。金融存贷比上升到83.4%,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
五、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
1-2月份,完成进出口12.8亿元,同比增长41.5%,比上年同期提高3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5亿元,同比增长92.1%,比上年同期提高80.1个百分点。
六、CPI涨幅较大,PPI涨幅回落
CPI涨幅较大。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私立中小学教育费集中调整等政策因素和春节因素影响,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价格涨幅较大有:医疗保健类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8.7%。
PPI涨幅回落。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3.5,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比去年末回落2.2个百分点。
七、用电量增速继续回升
1-2月,全社会用电量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