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9日在吉林市龙潭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区长 仲秋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将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带领全区人民在转型升级中砥砺前行,在振兴发展中创新担当,在抢抓机遇中奋发有为,全力抓好“五区联建、幸福龙潭”各项工作,全区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66.7亿元,增长5.7%。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3.6亿元,增长5.3%。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845亿元,增长5.8%。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前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举措在深化落实上相互配合、在体制机制上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以改革攻坚的实效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三大攻坚战全面推进
脱贫成果不断巩固。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构建大扶贫格局,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加强兜底保障,提高脱贫成效。建立完善脱贫帮扶包保任务体系,实现扶贫包保全覆盖。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建立产业脱贫项目库,投资452.7万元,实施夹信子村通和水稻种植合作社扩建、黑顶子村兴瑞牧业有限公司扩建等脱贫项目5个。全区困难家庭和低保家庭中小学生全部纳入助学范围。采取民政兜底保障脱贫措施,全年低保兜底保障脱贫153人。实施大病兜底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全部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切实解决贫困户看病贵问题。加强社会扶贫协作。实施“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建设茶棚村、齐心村农业生态园等项目4个。在全市率先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启动“社会扶贫网”上线工作,实现贫困户注册全覆盖。创新开展携手扶贫。探索“政策+资源+公司”的前窑扶贫模式,成立前窑矿业有限公司;创新“公司+金融+贫困村”的棋盘扶贫模式,打破区域界限,与磐石市永丰村合作成立永丰惠民有限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前窑、棋盘扶贫模式”在全市推广。全年实现脱贫97户、191人,省级贫困村夹信子村退出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率位列城区第一。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转办环境信访案件33批、100件(牵头办理69件)。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转办案件办理和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重点解决毁林盗伐、畜禽粪污、水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有效实施龙潭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地下水污染防控治理、戴氏化工厂污染场地治理等工程。重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开展散煤、道路、工地、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全区28家重点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实行秸秆禁烧区、限烧区“两区”管理,完善秸秆离田机制。加大生活污染源治理,取缔露天烧烤270户。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金珠镇、大口钦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近3万人。省控团山子河小郑村断面、牤牛河八家子村断面水质保持Ⅲ类水体标准以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3%,设施配套率达70%。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工作,有效夯实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全面开展污染源大普查,清查工业企业755户,建立健全污染源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风险防控成效明显。全面强化债务风险防范管控,坚决守住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通过置换政府债券,延长还本付息时间,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预防和减少增量风险。全年新增债券资金1.8亿元,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解押18宗、499.5公顷土地,进一步减轻债务风险。积极统计清理隐性债务,为动态监控债务数据、化解金融风险奠定良好基础。
——产业发展协调推进
现代工业实现提质增效。以创新引领发展,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补链强链。紧密围绕聚氨酯、环氧乙烷、丙烯腈等原料深加工,保障吉神化工丙二醇甲醚及丙二醇回收、大地化工60万吨/年硫酸等4个投产项目平稳运行,加快推进瀚禹化工3.6万吨/年H酸、嘉路喜润滑油10万吨/年再生油加氢及4.4万吨/年润滑油调和等7个项目建设。打造冶金产业集群。重点加快建龙钢铁80万吨冷轧项目建设,推动杭氧气体、钰翎珑钢构、晟源冶金渣等配套企业平稳运行。精深发展碳纤维产业。围绕碳纤维孵化基地,积极推动圣赢碳纤维、联科碳纤维提档升规。加快推进非金属材料产业。筹建非金属材料产业园区,建设陶瓷体验馆、50万平方米/年绿色建材等项目5个。推进银企对接,为瀚禹化工、思壮化工等企业融资5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帮扶力度,星云化工等14户企业获批“专精特新”企业,吉林光亚等3户企业产品荣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麒馨饲料、绿洲环保设备等3户企业实现入规。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6亿元,增长5.5%。
现代服务业实现提面扩能。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推进雾凇岛、金珠花海景区景观设施建设,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乌拉街韩屯、安山梨园等景区道路,投入200余万元美化亮化各景区沿途环境,景区整体形象不断提升。深挖旅游产业资源,以冰雪旅游带动冰雪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韩屯村被“中国旅游总评榜”评为省内唯一“年度美丽乡村”,雾凇岛成为中国“岛屿雾凇”最佳观赏区和东北冰雪旅游“黄金三角地”之一。丰富旅游活动载体,成功举办“乌拉满族过大年”“玫瑰音乐节”“安山梨花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2亿元,增长30%。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逐年放大。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东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电商及物流交易平台“一网全城”二期建设完成。充分发挥蚁神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作用,吸引73户企业入驻,电子商务企业不断集聚。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九天储运、万森燃气等危化品物流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管理逐步完善,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成果明显。助推商贸企业晋档升级,新增东风本田4s店、鼎盛宾馆等限上企业4户。三产增加值实现139.5亿元,增长5%。
现代农业实现提档升级。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调整种植结构6200亩,新建简易棚800亩、标准化棚室33亩。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86户,规模农业经营户达528户,“云平台”备案规模养殖户达60户。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专项引导资金,双瑞、棋盘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全省农业项目储备库。加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初步建成棋盘、云耕2个大数据现代农业科技平台,可视农业基地达28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农机398台(辆),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0.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加快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棋盘网上商城成功运营,搭建大军元黄牛肉、普康黑猪肉等名优农产品外销电子商务平台,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培育农产品品牌,满祖乌拉、乌拉街小米入选市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天泽生态农业脑黄金鸡蛋获省第二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三等奖。一产增加值实现17.5亿元,增长5.5%。
——发展质量有效提升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创新思路,多元招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各类招商活动120余次,拜访接待北京建龙集团、中国化工联合会等企业及协会80余家。有的放矢,科学谋划,紧密围绕投资程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精准包装17万吨/年聚碳酸酯、2000吨/年聚醚醚酮等项目100个。重点跟踪,持续推进,积极洽谈双象光学8万吨/年甲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宇兴化工6000吨二苯胺及4800吨化工助剂等亿元以上项目20个,达成投资意向12个。签约落地中集通华1000台液罐半挂车制造、北京汇恩兰德原料药生产等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43.8亿元。开工建设紫瑞新材料1万吨/年2-乙基蒽醌及10.8万吨/年废酸焚烧制酸联合装置、上海三瑞6万吨乙氧基特殊化学品等3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
全面推动项目建设。坚持“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实现项目“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达产一批”。围绕化工产业补链、冶金产业转型、非金属加工业提质,高质量谋划精品项目100个。瞄准“黄金建设期”抓开工,实行“挂牌督战”“倒排工期”,保证开复工项目如期建设。重点推进大地化工硫酸铵、联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10个项目提升生产负荷,激活释放产能。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个。其中,新开工建龙钢铁80万吨冷轧、吉化汽油国Ⅵ质量升级等项目12个;续建博大东方可降解塑料、“一网全城”电商物流快递园区等项目18个。积极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4.6亿元,增长13.8%。积极推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9个历史遗留项目手续全部办结。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加强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创新政策引导。激发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活力,申报抗氧化剂环保合成新工艺产业化、前列腺素药物中试研究等省市级科技项目21个。普康农业等5户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星云工贸等3户企业获批省级小巨人企业,江机机械等6户企业获批省级科技型企业。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聚鑫碳纤维等7户企业获得科技扶持资金620万元。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获得授权专利113项,道特化工等3户企业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吉林光亚成立院士工作站,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搭建创新合作平台。推进校企共建,促进域内企业与华北理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等科研院校技术合作,达成表面活性剂研发、丙烯腈废液处理等产学研意向合作项目6个。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扶持发展日用化学品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双创”平台发展,北华大学、吉林医药学院与莱德化工合作研发生产的丽妍植系列日化品上市销售,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效应凸显。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城市面貌不断提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努力营造优美生活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施遵义西路北、绥化路东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居民869户。实施榆树街道秀山社区88栋楼、大砬子三社等搬迁改造项目6个,回迁安置居民528户。积极推进化工学院黄房地块改造项目,惠及居民131户。对新北家园、滨江秀苑等6个住宅小区实施老旧小区宜居改造,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500户。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维修改造大同路、临安胡同等支路胡同14条。继续实施遵义路、湘潭街精品路提升改造。全面启动江北公园绿化、美化和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新增城区绿地10公顷,栽植树木735棵、花卉18万株。加强扬尘污染防治,44条街路实现全机械化清扫洒水。采用新型环保融雪剂开展冬季清雪作业,冬季城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观。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开展集中拆违行动22次,拆除违法建筑980处,清理建筑渣土1.4万立方米。新施划停车位193个,清理僵尸车431辆。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项引导资金3000万元,继续推进“六清”整治工作,打造“美丽庭院、干净人家”300户,改造农村厕所1500户,重点打造韩屯村、西杨木村等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在全市“六清”巡检中被评为城区一类。实行“村集、镇运、区处理”农村卫生保洁管理模式,清运生活垃圾7500余吨,有效改善农村卫生面貌。提升农村绿化水平,完成江密峰镇至天北交界、歪石村至毛家沟等15.5公里乡村道路绿化工作。重点绿化大口钦镇,绿化双桠村、鞍山村等25个村屯,桦树村、富屯村等18个村屯完成补栽补植。清收还林1156.2亩,完成年度计划154%。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垃圾2.4万吨,整治入河排污口19个,绿化河岸9公里。建设农村公路134.2公里、桥涵29座(道),建设里程创历史新高。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步伐。明确产业规划发展方向,设立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建设金珠镇农林村花海小镇、乌拉街镇韩屯村雾凇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全面夯实特色小镇基础建设,投资750万元启动乌拉街镇区改造,重点实施路灯安装、道路养护、地下管廊建设等项目,有效改善特色小镇基础环境面貌。加大小城镇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力度,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对乌拉街满族民俗文化和江密峰松花湖浪木根艺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全面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效益。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积极搭建用工平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健全城乡低保体系,发放城镇低保金6081.2万元、农村低保金975.6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132.3万元。办理城乡老人乘车卡6936件、老人优待证8861件。发放孤儿生活补助41.7万元。提高新农合农民个人参合缴费标准,参合人数15万人,参合率达99.6%。分配廉租房及公租房空置房源27套,发放住房补贴1412户、249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城乡各项事业融合发展,让全区人民共享龙潭改革发展成果。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新建杨木实验学校综合楼,完成中考运动场塑胶铺设工作。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全面改善江密峰镇、缸窑镇中心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获评“首批全省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代表吉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展示交流活动”。持续抓好科普工作。组织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龙潭区巡展活动。成立全市首家区级青少年科技馆,设立青少年创客课堂及社区科普驿站,接待参观群众10万人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完善镇村文化馆站建设,新建文化小广场4个。成功举办龙潭区第五届市民文化节、全民阅读等30余场系列文化活动,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龙潭之子和龙潭大讲坛等文化品牌,在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龙潭之子、吉林钦瓷、魅力江城”全瓷化作品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健康龙潭”为主题,举办广场舞、健身操等比赛,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我区体育健儿在省十八届全运会柔道、田径、速滑项目中荣获一金一银四铜6块奖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明显,疫苗采购、储运程序更加严格规范。
——安全形势持续巩固
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切实抓牢安全生产监管,持续加大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整治力度,检查企业3110家次,整改各类隐患2110处。稳步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指导督促企业加强落实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深化责任落实和综合监管。果断应对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第一时间开展预防接种专项检查,保证疫苗冷链完整可靠。全力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无疫区平稳运行。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连续2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检查171家次,整改安全隐患248处。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稳步推进社区建设,新建龙湾、兴陶2个社区。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开展食品专项整治30项,有效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全面提高。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加大案件侦办力度。全年打掉涉黑犯罪团伙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5个,破获“九类”涉恶案件42起,社会治安乱点得到全面整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社会稳定良好局面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加大信访维稳力度,接待初信初访210件、683人,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重要会事期间信访维稳任务,实现“五个不发生”和“零非访”工作目标。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同比下降70%。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戒毒康复、安置帮教,不断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矛盾纠纷化解能力逐步提升,法律援助覆盖面不断扩大。
——政府建设稳步加强
全面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春长生问题疫苗案件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疫苗案件”教训。坚持刀刃向内,聚焦思想病灶,认真整改查摆问题,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务实推进政府系统作风建设。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只跑一次”。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涉及行政许可审批的14个部门、306项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梳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其他行政权力736项,对外公布“只跑一次”事项602项,牵头编制办事指南模板269套。高标准改造实体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投资项目、社会事务等6类综合审批窗口。国有林场改革省验收评定为优。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效提升政府依法行政决策水平。基层政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民政服务”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乡全面覆盖。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有力推进法治龙潭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创新开展代表委员集中面复活动,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31件,办复率、满意率分别达到100%、99%。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法律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区政协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拼搏进取的结果,是驻区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热情关注、倾力扶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龙潭发展建设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龙潭振兴发展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民生改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公共服务保障供给能力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需持续发力;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紧扣“五区联建、幸福龙潭”奋斗目标,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进龙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型新龙潭奠定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持平;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重点在“六聚焦,六夯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龙潭新一轮发展振兴。
(一)聚焦转型升级,夯实产业根基
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解放思想,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产业发展布局,展现工业经济发展新气象。加快化工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博大东方30万吨/年生物降解塑料及30万吨/年高科技纳米新材料、紫瑞新材料1万吨/年2-乙基蒽醌及10.8万吨/年含硫废液焚烧制酸联合装置、瑞吉特殊化学品6万吨/年乙氧基特殊化学品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坤瑞化工C8分离精制、25万吨/年航空煤油加氢装置等项目开工建设。重点跟进瀚禹化工3.6万吨/年H酸、嘉路喜润滑油10万吨/年再生油加氢及4.4万吨/年润滑油调和等7个建成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冶金产业发展。推进建龙钢铁80万吨冷轧项目建成投产,150万吨/年焦化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加快碳纤维产业发展。推动圣赢碳纤维耐高温碳纤维毡项目继续建设,推进联科特种石墨2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投产达效。加快非金属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精深加工、循环利用路径,逐步构建全链条、多元化的资源利用产业体系。以陶瓷工艺研发中心和陶瓷体验馆项目为基础,全面整合资源,加快陶瓷文化生态园建设。完成非金属材料产业(缸窑片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高岭土绿色建材景观砖、透水砖和3万件/年陶瓷器皿项目建成投产。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86亿元,增长5.7%。
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扶新扶小,鼓励做优做强服务业。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旅游文化引领区。充分挖掘雾凇冰雪、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旅游资源,打造龙潭旅游品牌,重点发展以雾凇岛、安山梨园为代表的自然风情游,以金珠花海、棋盘生态园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游,以鸣山绿洲、野香谷为代表的都市休闲游,以龙潭山、乌拉古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探索开启化工冶金、陶瓷生产工业体验游;挖掘宣传以江密峰镇南沙村代王砬子密营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举办雾凇冰雪节、安山梨园文化节、花海音乐节、乌拉满族过大年等系列旅游主题活动。加快动漫文化科技产业园建设,推进创意体验馆、历史文化演艺场等项目建设,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高端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一网全城”电商物流快递园区建设,打造云耕农业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挥蚁神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作用,促进小微电商企业加速孵化。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动安中物流省级集聚区、九天储运等物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带动现代物流园区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体系。抓好农业规模化生产。着力建设江密峰稻米、乌拉街蔬菜、缸窑专特用玉米、东部山区半山区食用菌四大产业基地,全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智慧农业良性发展。以棋盘电子商城、阿里巴巴淘宝村等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项目联动、资源配置共享,形成高标准、高效率、高产出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拓展乌拉街毛葱、江密峰稻米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农村物流体系。探索建立“地标产品统一入仓、集中质检”供应链服务体系,提升地标产品品质化、品牌化建设水平。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投入160万元,建设农林村河道护岸工程,维修崔屯塘坝;投入300万元,完成新道二社、黄金六社等3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实施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稳定在25万吨水平。
(二)聚焦发展活力,夯实动力支撑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紧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有利契机,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100次以上,“请进来”企业100家以上。围绕主导产业,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精准包装聚氨酯弹性体、小五金产业园等项目80个。重点跟踪成都德利克特种碳黑、巴斯夫新型玉米除草剂等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0个。力争签约落地双象集团8万吨/年甲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宁波捷力克6000吨/年莠灭净等项目10个。强化跟踪服务,积极推进北京汇恩兰德原料药生产、神雾集团20万吨/年生物质综合利用等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
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继续牢牢抓住“稳投资、调结构”主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助推产业升级、催生内生动力的有力手段。夯实项目基础,推进项目建设向提质量、增效益转变,实现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围绕精细化工、冷轧钢下游加工等方面,重点推动实施一批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改造重大项目。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09.7亿元。其中,新开工吉化25万吨航空煤油加氢装置等项目14个,续建瀚禹化工二萘酚等项目20个。年内实现紫瑞新材料2-乙基蒽醌等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谋划中油吉化13万吨/年丙烯腈、宇兴化工6000吨二苯胺及4800吨化工助剂等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5亿元。
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收储土地16.2公顷,切实保障神源化工、盛达筑路、精心康复医院等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秀水街二期、凯赛街、碳素厂规划路、前富尔哈路等开发区道路建设。组织开展瀚禹化工、博大东方等企业水电气配套工程建设,切实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三)聚焦统筹发展,夯实城乡基础
提升城区整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做好榆树街道秀山社区88栋楼、黎明屯、铁西南北平房等区域居民回迁安置工作。继续推进珠江路沿江区域企业搬迁。统筹推进安居小区、龙华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32万平方米宜居改造,努力使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提高城区绿化水平,新增绿地8公顷,栽植树木300棵、花卉15万株。提升出行质量,维护改造广西街、龙德胡同等12条支路胡同。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索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短板。重点打造江北乡棋盘村、金珠镇农林村、乌拉街镇韩屯村、大口钦镇西杨木村、缸窑镇哈什蚂村、江密峰镇南沙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一线路、一风格。不断改善农村卫生面貌,探索农村卫生保洁新模式,通过铺设地埋式环保桶、安装磁脉冲装置处理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80%以上。继续抓好农村改厕工作,全年改造2840户。持续抓好河长制工作落实,重点开展“清四乱”行动。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建设农村公路60公里、改造维修桥涵20座(道),完成柳树桥、高屯大桥危桥改造。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秉持“特而优、小而美”发展理念,开展乌拉街特色小镇建设规模调整和前期手续办理工作;探索以市级特色小镇带动原生特色村屯发展路径,带动西杨木村、大口钦村等一批产业鲜明、管理先进的村屯助推特色小镇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乌拉街满族文化、江密峰浪木根艺文化和大口钦陶瓷文化,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四)聚焦民生福祉,夯实社会保障
倾力推进脱贫攻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提升产业扶贫成效。以“携手扶贫”为契机,继续抓好富裕村、龙头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跟踪管理服务。提升就业扶贫成效,开发各类公益岗位,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充分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治安、护路、秸秆禁烧等工作,有效增加劳务收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原则,切实完善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综合保障性扶贫各项措施。严格执行贫困对象退出标准和程序,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实现剩余59户、117人贫困人口脱贫。
全面抓好就业保障。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全年组织招聘活动37场以上,扎实开展“十五分钟就业圈”“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活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培训,联合劳动大厦公共实训中心等机构开展多项技能培训。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社会救济+慈善救助”保障网,扩大救助受益面。规范低保户动态管理,入户走访率达到100%。加大新农合资金监管力度,保证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完善社会保险征缴机制,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和城区居家养老模式,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抚恤补助政策。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幸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标准化校园建设,完成杨木实验学校新建教学楼二期工程及大口钦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教学楼工程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举办“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年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做强“互联网+教育”,努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强区。强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继续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确保50%的社区(村)达标,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积极营造节庆文化氛围,举办灯展、送戏下乡、秧歌大赛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文化龙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确保“三府一寺”修缮工程通过省级验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完成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做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加快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五)聚焦和谐稳定,夯实发展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丽新龙潭。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绿水保卫战、黑土保卫战。全面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砬子、北甸子区域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强化环境违法案件监督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环境违法势头。重点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做到严整改、真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抓好节能减排,支持企业采用新工艺、应用新装备、开发新产品,降低物资消耗、废物排放,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同步。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
巩固安全生产局面。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安全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加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力度,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打非治违工作,坚决打击无证生产、非法经营等行为。加快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加强疫情应急管理,全面启动实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切实做好防大疫、防新疫工作。开展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推动解决一批信访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监管力度,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化平安龙潭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六)聚焦政府建设,夯实自身实力
进入新时代,政府工作在新的一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要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人民政府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干得好不好要看实际效果,最终由人民来评判。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更高的共产党员标准为追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特别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审计监督。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决不辜负人民公仆的称号。
全面提高政府效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要完善激励约束、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决不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广大干部要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放眼龙潭热土,这里,充满着勃勃生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下,在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只争朝夕的昂扬斗志、拼搏向上的苦干劲头,吹起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奏响时代大潮的华美乐章,凝心聚力,提振信心,累量蓄能,奋力泼洒新时代龙潭全面振兴发展的巨幅画卷。